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10/22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心得

今天是在5A上課

因為下午要考試的關係...

一開始感覺好像人在狀況外Orz

還好後來就跟上進度了

今天的重點是"開放源碼有哪四類?"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作業四

開放原始碼軟體與自由軟體

形式上的差異
開放原始碼軟體與自由軟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要符合開放原始碼軟體定義的軟體就能被稱為開放原始碼軟體。自由軟體是一個比開放原始碼軟體更嚴格的概念,因此所有自由軟體都是開放原始碼的,但不是所有的開放原始碼軟體都能被稱為「自由」。但在現實上,絕大多數開源軟體也都符合自由軟體的定義。比如遵守GPL和BSD許可的軟體都是開放的並且是自由的。開放原始碼的規定較寬鬆,而自由軟體的規定較嚴苛。很多的開放原始碼所認可的授權根本不算是自由軟體,所以自由軟體不得不和開放原始碼劃清界線了。

內涵的差異
開放原始碼作用是盡可能的使軟體最優化;自由軟體則將自由作為道德標準。
開放原始碼很容易讓人以為只要把原始碼「公開」出來就算是開放原始碼了,但是如果使用者無法自由運用這些原始碼,那麼即使公開原始碼也沒有意義。有的軟體公司只是為了想找使用者幫它debug、吸收社區貢獻的功能,這樣子會破壞了自由軟體的原意。
自由軟體的原意就是要給予使用者運用軟體的自由,這個『自由』就是自由軟體的精神所在。但是為了商業化開放原始碼卻故意忽略了這個最重要的精神,反而無法讓使用者體認到『自由』的真意,那麼開放原始碼這一個替代自由軟體的辭句反而把自由的原意除去了。

定義的差異
根據斯托曼和自由軟體基金會(FSF)的定義,自由軟體賦予使用者四種自由:
自由之零:不論目的為何,有使用該軟體的自由。
自由之一:有研究該軟體如何運作的自由,並且得以覆寫該軟體來符合使用者自身的需求。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自由之二:有重新散布該軟體的自由,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散布自由軟體來敦親睦鄰。
自由之三:有改善再利用該軟體的自由,並且可以發表覆寫版供公眾使用,如此一來,整個社群都可以受惠。如前項,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如果一軟體的使用者具有上述四種權利,則該軟體得以被稱之為「自由軟體」。也就是說,使用者必須能夠自由地、以不收費或是收取合理的散布費用的方式、在任何時間再散布該軟體的原版或是覆寫版,在任何地方給任何人使用。如果使用者不必問任何人或是支付任何的許可費用從事這些行為,就表示他擁有自由軟體所賦予的自由權利。
開放原始碼的定義由Bruce Perens定義如下:
自由再散布(Free Distribution):允許獲得原始碼的人可自由再將此原始碼散佈。
原始碼(Source Code):程式的可執行檔在散佈時,必需以隨附完整原始碼或是可讓人方便的事後取得原始碼。
衍生著作(Derived Works):讓人可依此原始碼修改後,在依照同一授權條款的情形下再散佈。
原創作者程式原始碼的完整性(Integrity of The Author』s Source Code):意即修改後的版本,需以不同的版本號碼以與原始的程式碼做分別,保障原始的程式碼完整性。
不得對任何人或團體有差別待遇(N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rsons or Groups):開放原始碼軟體不得因性別、團體、國家、族群等設定限制,但若是因為法律規定的情形則為例外(如:美國政府限制高加密軟體的出口)。
對程式在任何領域內的利用不得有差別待遇(N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Fields of Endeavor):意即不得限制商業使用。
散布授權條款(Distribution of License):若軟體再散佈,必需以同一條款散佈之。
授權條款不得專屬於特定產品(License Must Not Be Specific to a Product):若多個程式組合成一套軟體,則當某一開放原始碼的程式單獨散佈時,也必需要符合開放原始碼的條件。
授權條款不得限制其他軟體(License Must Not Restrict Other Software):當某一開放原始碼軟體與其他非開放原始碼軟體一起散佈時(例如放在同一光碟片),不得限制其他軟體的授權條件也要遵照開放原始碼的授權。
授權條款必須技術中立(License Must Be Technology-Neutral):意即授權條款不得限制為電子格式才有效,若是紙本的授權條款也應視為有效。
比較其異同,開放原始碼軟體較自由軟體多了更多的授權限制:
衍生著作需依照同一授權條款的情形下再散佈。
保障原始的程式碼完整性。
若軟體再散佈,必需以同一條款散佈之。
這些授權限制,讓自由軟體和開放原始碼軟體產生了本質上的不同。自由軟體的提倡,可說是一道德運動,而開放原始碼的提倡,則在促進軟體之進步。部分開放原始碼軟體可說是等同於自由軟體,而少部分開放原始碼之軟體,由於增加了這些授權限制,即使開放了原始碼,我們仍無法將其視作自由軟體。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10/15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筆記&心得

課堂重點

※ Ubuntu 行為規範
* Ubuntu 是來自非洲的一個概念 —「人道的對待他人」。
=>簡言之,就是中國的孔子所謂為人著想、體諒他人的「仁道」思想。
* 基本規則
1.為人著想:您的努力成果將供他人所使用,但相對的您也會依賴著他人的辛勤成果。
=>所謂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2.對人尊敬:Ubuntu社群和成員都對他人抱持著基本的尊重和敬意。
=>若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前提就是要先會「尊重他人」。
3.與人合作:Ubuntu 與自由軟體的開發幾乎都是以協力合作完成。協力合作減少了在自由軟體世界裡繁冗的工作,並改善了軟體的品質。
=>基本上,人類是群居動物,不太可能獨善其身。
4.當您不同意時,諮詢他人:意見分歧,不論在政治和技術方面都會發生,在 Ubuntu 社群也不例外。
=>逃避問題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重要的是去聆聽他人的建議,來解決問題。
5.當您不確定時,請求幫助:沒有人無所不知,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完美。提問可以免去許多問題,所以發問是被鼓勵的。
=>從發問中學習。
6.慎重卸任:這意謂著您應該告訴人們,您將要離開,並採取適當的方式,以確保其他人可以繼續參與。
=>就像一個社團的社長要卸任前,要先做好交接的各種準備程序。

=================================================

課堂論點

很多事情不應該只以「錢」的角度來衡量

=>這大概是亞洲民族的通病吧!不是只有大人這樣,連小孩子也一樣。去年在修兒童圖書館的時候,到台北市圖講故事給小朋友聽,就...沒有禮物就不鳥講故事的人(十分的現實)。


=================================================

課後心得

上課時,老師問我們有沒有回去嘗試開機碟能不能用?

還滿慚愧的...雖然沒空也是原因之一

但說真的,不太習慣用非微軟的介面呢.........

又怕把電腦搞壞(因為我自己不會修)

所以就只好安裝後就擺在那裏了Orz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10/8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心得

今天在5A裝開機版跟硬碟版的Ubuntu開機版跟硬碟版

哈哈...可惜我只裝好了開機隨身碟

剩下都在適應新的系統(((玩遊戲~不良示範<<===

大概是因為自由軟體太自由了...還不習慣使用

老師說踩地雷是給不會用滑鼠的人練習用的

但我個人覺得...還有另外一個意義

就像會計裡面所謂的"避險會計"

這個遊戲可以練習預測未來可能的風險XDDDD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作業三

在看完Slava Gerovitch教授對計算史這門課的作業規定後,我個人認為,有絕大部份的規定,其實是做為學生,應該要有的本份。課堂上,老師有提及一個簡單的不同點,美國他們有13(不含最後一週)的課程,相較於輔大少了整整5週課,但我們真的有學得比較好嗎?週數少的就代表學不好嗎?「質與量」這個問題,不僅僅在學習上,出了社會也是重要的課題,質與量如何達到完美的平衡點,值得我們好好省思。
這些作業的規定,看得出這位教授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去尋求問題的答案。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要自己提出懷疑,勇於挑戰!就像是牛頓問:「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 愛迪生問:「母雞為什麼孵蛋?」,只有自己認真地思考、發現問題所在、自行尋求解答、找出答案,學到的東西才是屬於自己的。亞洲的學生大部分都單方向的學習,課堂老師說什麼,就「對對對,老師說的一點也沒錯」的照單全收,很少學生會對老師提出質疑,總是把老師的話就奉為「聖旨」。在規定裡面,Slava Gerovitch教授用了 provocative這個字彙, 原意是挑釁的,目的是要鼓勵學生:「即使你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勇於提出問題與挑戰,讓大家都能腦力激盪,才能活化更多元更豐富的想法」。所以,對於文章內容,應該要提出自己的立場、立論與看法。
無論是看書或是讀書,不太可能在看完之後,沒有任何一點自己的心得與想法。應該要適時提出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不同意?」、「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就文章中可以深入探討的點,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以期末報告題材的挑選為例,Slava Gerovitch教授也鼓勵學生能挑選一些具有爭議性,或是尚未有定論的題材,畢竟學習的意義,不是盲目的相信你看到的,別人告訴你的。「多一點思考,多一個提問。你可以學到更多書本沒告訴你的知識!」。另外,也可以搜尋文獻、引經據典,就文章內容提出更強力的佐證, 或是就自己有疑議的地方,搜尋文獻來支持自己的想法予以反駁。學習要有多元的創造力與豐富的想像力!
在作業的內容與架構上的規定,就如同第一段所提的,應該是身為一個學生,該有的本份。但是說的總是比做的容易,內容要具體不要空泛,這是訓練我們寫報告的能力,不僅要抓得到重點,還要讓讀的人看得懂。至於整體的架構:標題、介紹、背景、文獻搜尋、分析、結論,以及參考文獻,這是做一個嚴謹研究的基本架構,也有點像一般企業所謂的「企劃案」。那至於繳交作業前,必須重新檢查一遍、準時繳交作業,這些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這是做為學生應盡的義務。但我個人覺得,這位教授在繳交後才分享大家的作業內容,目的是為了防止抄襲,感覺有點的不必要,並不是說分享不重要,而是如果學生擺明了要抄襲了,還會管是不是繳交作業前抄,還是繳交作業後抄嗎?不過分享的概念,是一個不錯的出發點,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想法都有值得去學習思考的地方。
最後,在學習的「質與量」的平衡上,雖然我自稱選課都會衡量負荷量,但是實際上,到頭來雖然帳面看起來學分不多,但是真正學習到的又有多少?常常就「囫圇吞棗」的唸了過去,幾乎沒有真正的認真思考過、尋找過問題的答案。學習真正的意涵是什麼?值得我深深地去省思這個課題。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10/1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筆記&心得

9/17筆記更正

※ 增加內容
電腦的數字為什麼是從0開始?因為"沒有"也是數字

※ 更正錯誤
能不能只用自由軟體而不用不自由軟體?
答:不可以。

=================================================
課堂重點

※ 學校的日曆功能=>因應資訊時代潮流,傳統紙本慢慢被電子版取代(還不錯的分類功能)

※ wikispace不止能查詢資料,還有各種多樣化又人性化的功能(輔大圖資系查詢不到XD~)

※ Ubuntu 10.10 Count Down Party 在台北101

=================================================
課堂論點

※ 日曆的功能可以多方面運用,這種概念可以運用到學會幹部也ok的,可以預防活動撞期

※ wiki共同編輯的概念,應該可以運用到其他的層面,比如說像學會報名活動

※ 自己的觀點
其實在網路上,已經有人把這種概念,用在團購各種物品上。直接把該連結傳給其他人,讓在不同地方的人,也可以參與訂購,脫離早期一張紙傳遍天下,還有可能搞丟的風險。相關網址:www.17life.com.tw

=================================================
課後心得

課堂上,老師倡導的10/10的活動,但是要參加真的很困難@@...,因為活動結束都11點了,雖然是說到101很吸引人。今天的測驗時間有點的不足><,我中文寫完了...英文就Orz(大概只有我太無聊...兩種語言都唸了)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9/24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筆記&心得

課堂重點

※目前開放原始碼定義由自 由軟體基金會維護,最新版為為第 1.9 版,共有十項要件:
1. 自由再散布:允許自由再散布程式,不可收取授權金,不過仍可收取授權金以外的費用。(別人→自己→別人)
2. 原始碼:允許程式以原始碼(純文字檔)形式散布。散布的形式不拘,常見是將原始碼放在網路上,於固定網址中供人下載。
3. 衍生著作:允許他人修改原程式,散布修改過的程式。(中文→英文;楷書→隸書)
4. 原創作者程式原始碼的完整性:
(1)不同的版本編號
(2)修正檔
5. 不得對任何人或團體有差別待遇:不過某些國家對於特定種類的軟體設有輸出限制。(不可能禁止山寨版→人性無法防)
6. 對程式在任何領域內的利用不得有差別待遇:不得限制程式在商業領域中的運用。
7. 散布授權條款:授權條款中的權利適用於所有使用者。
8. 授權條款不得專屬於特定產品:防止開放原始碼軟體的程式被封閉起來。(不給特定產品特定的授權)
9. 授權條款不得限制其他軟體:一個開放原始碼程式與其他程式在透過同一個散布媒介體散布。(不能限制Linux不能在widows 7執行)
10.授權條款必須技術中立:授權條款必須技術中立,若是授權條款規定「點選即視為同意」為使用者接受條款的要件,這樣的規定不符合技術中立要件的要求。
*這十項要件架構與文義表達上並非十分嚴謹→禁不起考驗
*Open Source Software這個英文是有問題的!其實應該是Open Source,詳細請參考http://www.opensource.org/

※開放源碼
*自由軟體的自由,是使用者的自由,並非軟體自由。
*沒有自由、非自由之商業軟體稱為專屬軟體。
*GNU/Linux是不能只有單獨一個稱呼。(我們慣稱Linux)
*``free'' 的理念,危及「群眾不關切這些事,較能維持社會穩定」的迂腐幻想。

=================================================
課堂論點

*遊民/街友是自由主義代表者

個人觀點:我沒辦法反駁老師的意見,說老師的說法不對...但是我家附近,就是遊民常常出沒的大安森林公園...那些人常常讓我們一般民眾"望之畏懼"啊~~~

=================================================
課後心得

這堂課老師提及到文開的鴿子災,其實這個對我們圖資的學生,並不是什麼大新聞了,那時候大一只是覺得很有趣...老師怎麼跟鴿子過不去XD~,而且我本身是個"鳥迷",更不能理解這個原因(我曾經因為家裡陽台飛來賽鴿停佇,蹲在那裡一整個下午的紀錄XDD~(((錯誤示範)。到今天才知道,老師這麼做是為了文開樓所有老師跟同學的健康...(大一真的蒙懂無知...還當茶餘飯後的話題@@),說真的...現在要有這麼為學生著想的老師,應該寥寥無幾了@@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9/17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筆記&心得

課堂重點

※ 自由軟體的自由(free)是指無障礙,不是指價格。

※ 自由軟體賦予使用者四種自由
* 自由之零:不論目的為何,有使用該軟體的自由。
* 自由之一:有研究該軟體如何運作的自由,並且得以改寫該軟體來符合使 用者自身的需求。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 自由之二:有重新散佈該軟體的自由,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散佈自由軟體來敦親睦鄰
* 自由之三:有改善再利用該軟體的自由,並且可以發表改寫版供公眾使用,如此一來,整個社群都可以受惠。如前項,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為什麼不從1要從0?因為電腦的數字是從0開始

※ 世界自由日
中華民國的一二三自由日,緣於韓戰之後一批中國戰俘前往台灣,是個具有反共意義的政治性節日,於1993年改名為世界自由日。 (維基百科)

※ 自由軟體日(Software Freedom day):Software Freedom day是個國際間公認的自由軟體慶祝日,這是個不分發行派系、不分系統、不分牌子類別,只要是跟自由軟體以及開源軟體相關都可以一起參與的一個日子。今年的自由軟體日是九月十八日。
==>我認為這個訊息沒好好行銷,有點可惜!

※自由軟體因此並不是「非商業軟體」→自由軟體必須適用於商業用途

=================================================
課堂論點

※ 能不能只用自由軟體而不用不自由軟體?

答:可以。但當有其他人寄送類似PDF檔案時,還是得回去下載相關軟體。

※ 那反言之呢?

答:只是使用者自己不知道,在電腦環境裡充滿了自由軟體。

※ 自己的觀點
這就像我大三下學期,故意要證明七年級生,宿舍沒有電腦也可以存活的道理。最後的實驗結果,就是其實我可以不需要電腦而活(等有報告再找電腦),但是不得不承認...,我的生活周遭充滿的電腦資訊。

=======================================
課後心得

今天第一次來上課,還沒有正式選到這門課,心裡非常掙扎。因為雙主修的課真的很重,怕表現不夠好,這樣不但會愧對自己,也會對不起老師。而且下學期很想申請事務所的獎學金……
後來在旁聽一節後,學到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事,像是123自由節、電子信箱裡的自由軟體等等,我覺得這堂課值得上,雖然是早了一點(昏)。
最後我還是選了,因為我記得之前大二有答應老師,大四要來修老師的課。總而言之,今年就請老師多多指教了。

=======================================
作業

※ 填寫"修課意向聲明"

※ 登錄名字等資料於wikispace